根据提供的参考内容,以下是关于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详细介绍:
1. 人物简介
李银河(1952年2月4日-),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性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她出生于北京,父母为《人民日报》创社元老。早年因政治运动曾用名“李三反”,后改名李银河。她是中国第一位系统性研究性学的女社会学家,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1][2]。
2. 学术生涯与成就
- 教育背景:1977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1988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婚姻与家庭[1]。
- 研究方向:1989年起专注性学研究,涵盖同性恋、虐恋、女性主义等领域,推动了中国性学研究的合法化与公众认知[1][5]。
- 学术职务:曾任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副教授(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1992-2012年)[1]。
- 代表著作:《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女性主义》《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等,这些作品成为中国性学研究的奠基性文献[1][5]。
3. 个人生活与公众影响
- 与王小波的爱情:1977年因阅读王小波小说《绿毛水怪》相识,1980年结婚。王小波去世(1997年)后,李银河与跨性别者“大侠”建立伴侣关系[3][5]。
- 社会争议与倡导:长期为LGBTQ+群体发声,主张同性婚姻合法化、卖淫非罪化等,多次引发社会讨论[5][6]。
- 公众形象:以犀利观点著称,曾就“艳照门”、张艺谋超生等事件发表评论,强调性别平等与个人自由[5]。
4. 思想与主张
- 爱情观:认为真爱需满足“生理吸引、灵魂共振、运气加持”三要素,提倡理性看待婚姻与爱情的关系[6]。
- 人生哲学:否定对金钱、权力的过度追求,主张探索个体生命的意义,认为存在本身具有偶然性[4][7]。
- 社会改革:呼吁废除性别刻板印象,认为其压迫男女双方,倡导多元包容的社会价值观[5][6]。
5. 社会评价
李银河的学术贡献与争议并存:一方面被视作中国性学研究的开拓者,另一方面因挑战传统道德观念屡受批评。她的工作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对性别与性取向议题的理性讨论[1][5]。
---
参考资料:
[1] 李银河(中国社会学家)-百科
[2] 李银河|简介|博客|微博|小说|王小波_网易女人
[3] 1997年,王小波痛苦离世,3个月后与他相爱20年的李银河梅开二度
[4] 李银河:人生应追求什么
[5] 1997年,王小波痛苦离世,几个月后与他相爱20年的李银河梅开二度
[6] 李银河:征服异性的三个方法
[7] 李银河笔下那些人间清醒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