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是一部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蓝本的舞蹈诗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故宫博物院和人民网联合出品,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与主题
- 灵感来源:取材于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通过现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的视角,穿越千年探寻画作背后的创作故事[1][3][4]。
- 核心主题:展现宋代美学与工匠精神,融合传统工艺(篆刻、织绢、制墨等)与艺术表达,传递文化传承的深刻意义[1][10]。
2. 艺术特色
- 篇章结构:分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以舞蹈语言还原画作创作过程[1][3][4]。
- 表现形式:
- 舞蹈:通过肢体动作模拟山水线条,如春晚爆火的“青绿腰”舞段,展现画作的流动感[7][10]。
- 舞美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层峦叠嶂的视觉效果,服饰色彩还原矿物颜料“石青”“石绿”[3][10]。
- 音乐与非遗:融入古琴、篆刻等元素,突出东方美学意境[4][10]。
3. 荣誉与影响
- 奖项与认可: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被写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1][8]。
- 文化价值:
- 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成为“国潮”现象级作品[1][10]。
- 通过巡演和影版传播,吸引年轻观众关注非遗与历史[7][10]。
4. 演出信息
- 近期演出:2025年1月在国家大剧院、新清华学堂等地复排上演,时长约120分钟[3][4]。
- 国际传播:部分片段亮相外交场合,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名片[2][8]。
5. 延伸意义
作品不仅是对《千里江山图》的致敬,更通过“展卷人”与画家希孟的跨时空对话,探讨艺术与匠心的永恒价值,呼应现代人对生态保护(如长江治理)与文化自信的思考[5][7][10]。
---
参考资料:
[1] 只此青绿(舞蹈诗剧)-百科
[3] 泱泱国风·舞动经典:中国东方歌舞团《只此青绿》
[4]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清华大学
[7] 美文荐读:只此青绿(散文)
[10] 只此青绿,很美很中国!
[5] 湖北日报-只此青绿与生态发展
[8] 只此青绿-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