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ChatGPT-4.5 最新上线 国内中文版使用指南

"
摘要
OpenAI推出GPT-4.5研究预览版,面向Pro用户开放,下周逐步推广至其他用户。该模型具备更自然的交互体验、广泛知识储备和高情商表现,支持联网搜索及文件上传,暂不支持语音和视频。用户可通过官网、Cursor、微软Azure、OpenRouter、Poe等平台体验,国内用户可使用搜狐简单AI等镜像网站。

OpenAI 官方今天凌晨宣布,现已推出 GPT-4.5研究预览版,向ChatGPT Pro 用户开放,下周将陆续开放给其他用户。

据悉, GPT-4.5是OpenAI 目前最大、最优秀的模型,拥有更加自然的交互体验。该模型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以及更高的情商,在写作、编程等任务中拥有出色的表现。该模型还支持联网搜索以及文件和图片上传功能,不过目前还不支持语音交互、视频内容等多模态功能。

GPT-4.5 将首先面向 Pro 用户推出,下周将推广到 Plus 和 Team 用户,之后再推广到 Enterprise 和 Edu 用户,不过用户现在可以在微软的 Azure AI Foundry 平台上尝试使用。

一、官方渠道(需付费且需网络工具)

  1. ChatGPT 官网订阅
    • 目前仅限 ​200 美元/月​ 的 Pro 会员使用,预计下周逐步开放给 20 美元/月的 Plus 用户
    • 国内用户可通过某宝代充或申请海外支付卡订阅,但需自行解决网络访问问题
    • 官网体验地址:https://chatgpt.com,移动端需通过美区 Apple ID 或特定渠道下载 App

二、第三方聚合平台(部分免费)

  1. Cursor(编程场景推荐)​
    • 作为 AI 编程助手,已第一时间接入 GPT-4.5。用户只需在设置中选择模型即可调用,适合开发者
    • 操作路径:设置 → 模型 → 勾选 GPT-4.5 → 聊天窗口使用。
  2. 微软 Azure
    • 通过 Azure AI Foundry 调用 GPT-4.5,需注册账号并绑定海外支付方式,新用户可获 200 美元试用额度
    • 适合企业或有技术基础的用户,支持 API 集成开发
  3. OpenRouter 聚合平台
    • 提供统一 API 接口访问 GPT-4.5、Claude 3.7 等模型,无需注册多个平台账号,支持灵活切换模型
  4. Poe 平台
    • 免费用户每日赠送 3000 积分,可体验 GPT-4.5 及其他音视频、图片模型
    • 入口:点击主界面“更多”选择模型,适合日常轻度使用

三、国内镜像网站(无需翻墙)

  1. 搜狐简单 AI
    • 专为中文场景优化,提供高情商对话生成功能,支持职场沟通、社交回复等场景
    • 使用路径:浏览器或微信小程序搜索“简单 AI”→ 选择“高情商回复”→ 输入需求生成文案
    • 工具地址:https://ai.sohu.com/pc/textGenerate
  2. 其他推荐镜像站
    • 松鼠 GPT:支持 GPT-4.5 和 AI 绘画,扫码即用
    • 熊猫 AI (ai.panda.xyz):支持 Midjourney 和 Dall·E 绘画,适合多模态需求

四、开发者与高阶用户

  1. API 调用(高成本)​
    • 预计后续将开放 API,但价格约为如 DeepSeek)的千倍 需通过 Azure 或 OpenRouter 集成。

注意事项

  • 网络限制:官方渠道和部分平台(如 Poe、Azure)需解决网络访问问题
  • 成本差异:镜像站和聚合平台(如简单 AI、松鼠 GPT)更适合个人用户,官方订阅则适合高频需求者
  • 功能侧重:职场沟通选简单 AI,编程开发选 Cursor,多模态需求选镜像站
最新搜索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哪吒搜索 » ChatGPT-4.5 最新上线 国内中文版使用指南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3 评论

8+2=
  1. 蓝莓味软糖

    看到GPT-4.5的发布很兴奋!这次升级在交互自然度和任务处理能力上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联网搜索和文件上传功能很实用。不过有个疑问:目前暂不支持语音和视频交互,这是出于技术考量还是战略布局?个人觉得多模态功能对教育、创意等场景很重要,期待后续能开放。另外第三方平台的接入速度令人惊喜,Cursor对开发者太友好了!

    回复
  2. 温柔呢喃

    作为一名AI技术研究者,我对GPT-4.5的迭代速度感到振奋。从技术架构来看,其"知识蒸馏"和"迁移学习"能力的提升,使得模型在保持参数规模优势的同时,显著优化了推理效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引入"动态上下文窗口"技术,模型在长文本理解和多轮对话中的表现应该会有质的飞跃。虽然目前暂缺多模态支持略显遗憾,但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扩展性,相信后续版本会快速补齐这一功能。建议开发者可以重点关注Azure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利用其"模型微调"功能进行垂直领域适配。

    回复
  3. 刘强

    看到GPT-4.5发布的消息真的特别兴奋!作为长期使用AI工具的创作者,最让我心动的是"更高情商"和"自然交互"的升级——每次和AI对话时那种生硬的割裂感终于要成为历史了。虽然暂时用不上Pro版,但已经准备好等下周开放Plus就第一时间体验。微软Azure的试用额度也很贴心,正好可以测试新模型在编程辅助上的表现。技术进步的速度让人惊叹,期待未来能带来更多创作灵感!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