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伪钞的全面介绍,结合权威信息和最新案例整理而成:
---
一、伪钞的定义与类型
1. 伪造货币
仿照真币的图案、形状、色彩制作,常见手段包括扫描打印(多为单面印刷后粘合)、添加伪造金属线和浮水印等。近年出现以"HD90"、"Z2N2"开头的假钞编号,但银行提醒不能仅凭编号判定真伪[1][7]。
2. 变造货币
在真币基础上通过挖补、拼贴、涂改等方式改变面额或数量,例如将5元纸币改造成50元[1]。
3. 网络假币
通过互联网获取制作技术(如打印软件、调色教程),使用普通打印机和纸张制作,色彩和细节较粗糙[9]。
---
二、伪钞的流通现状与危害
- 国内情况:第五套人民币(2005版)占流通量的97%,假币收缴量保持稳定,但小面额假币(如50元)在乡镇集市频现,主要针对老年人和小商贩[2][6][9]。
- 国际案例:苏丹军方近期查获为武装组织制造假钞的团伙,假币被用于支付雇佣军薪资[4]。
- 社会危害:破坏金融秩序,2025年国内已曝出多起假币诈骗案,包括用假彩礼骗取回礼(131万元假钞案)、夫妻搭档专挑老人行骗等[3][5]。
---
三、识别伪钞的实用方法
1. 触摸检测
- 真币的毛泽东衣领、国徽部分有凹凸感(凹版印刷),假币通常平滑[10]。
- 真币纸张含70%棉纤维,耐揉搓;假币易破损[10]。
2. 观察特征
- 水印和安全线:透光观察,真币水印清晰,安全线有微缩文字[8]。
- 对折图案:真币对折后图案完全吻合,假币常有偏差[10]。
- 光变油墨:左下角"100"字样随光线变色[10]。
3. 警惕交易场景
- 常见诈骗手段:以"零钱不足"为由调换真钞、多人配合分散注意力[3][6][9]。
---
四、法律后果与应对建议
- 法律责任: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持有/使用假币可处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6]。
- 应对措施:
- 收到假币立即上交银行或报警,切勿再次使用[6];
- 商家建议配备升级版验钞机(尤其防范HD90等旧版假钞变种)[1][7]。
---
参考资料
[1] 假币(伪造、变造的货币)-百科
[2] 打击和防范假币是全社会共同责任-中国人民银行
[3] 落网!温宿县一对夫妻用假钞换真钞,专挑老年人下手
[4] 苏丹军方捣毁该国一假钞团伙
[5] 1314520元彩礼竟是假钞,女子回礼13万却被骗
[6] 假钞出没,小摊贩务必小心
[7] 新型假钞流入市场,九图教你快速识别假币!
[8] 假币为啥是假币?
[9] 假钞惊现多地市场,制作百万元假钞
[10] 最新出现的百元假钞,一定需要小心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