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刚猛暴烈的中国传统武术瑰宝
八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极具特色的短打拳法,以其刚猛暴烈、朴实无华的风格闻名于世,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的美誉。以下是对八极拳的全面介绍:
一、历史渊源与创始人
八极拳相传由清代武术家吴钟(1732-1822)创立。吴钟,字弘声,回族,山东庆云人,自幼酷爱武术,遍访名师,博采众长,最终创立了八极拳这一独特拳法体系[1]。八极拳在明永乐年间由河南月山寺传出,逐渐传播至山东庆云、河北沧县等地,后传至北京、天津一带[2][3][4]。
二、名称含义与核心理念
"八极"一词源于《淮南子·墬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意为"八方极远之地"[5][6]。八极拳取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5][6][7],体现了其发力理念——"拳打方寸,劲到八极"[2][3][4]。
三、技术特点
1. 刚猛暴烈的风格:八极拳以"七刚三柔"为主,动作迅猛,爆发力强,被誉为"武术界阳刚派的代表"[2][3][4]。
2. 短打拳法:属于短打拳种,讲求"以短制长","动如崩弓,发如炸雷"[2][3][4]。
3. 发力特点: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爆发力极大[5][6][7]。
4. 技击手法:讲究"寸截寸拿、硬打硬开",具有"挨、帮、挤、靠、崩、撼"的特点[5][6][7]。
5. 步法特点:以跺碾步、拥蹉步为主,强调"脚不离地",跳跃动作少[2][3][4]。
四、主要招式与套路
八极拳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套路是"金刚八式"(又称"八大招"),包括[1][10]:
1. 撑锤:迅猛的进攻动作,力量爆发性强
2. 降龙:沉稳有力,注重下盘稳固和上肢爆发
3. 伏虎:如猛虎扑食,注重腰部扭转和上肢推力
4. 劈山掌:刚猛有力,注重掌法运用和力量穿透
5. 探马掌:灵活多变,注重上肢伸展和挑击
6. 虎抱:紧凑有力,注重双臂环抱和挤靠
7. 熊蹲:沉稳有力,注重下盘稳固和身体爆发
8. 鹤步推:轻盈灵活,注重步法变换
此外,八极拳还有"六大开"(顶、抱、单、提、挎、缠)等核心技术[8],以及"贴山靠"等著名招式[9]。
五、传承与发展
八极拳自创立以来,经过历代传人的发展完善,已形成完整体系。20世纪30年代,八极拳由颜景璋和杨庆怡传入山东潍县,在当地发扬光大[6]。如今,八极拳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也有大批爱好者[2][3][4]。
六、文化价值
八极拳承载着中国武术的精髓,其"刚猛暴烈"的风格与"以短制长"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智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极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内外武术爱好者前来学习研究[2][3][4][7]。
[1] 八极拳
[2] 月山八极拳:独树一帜武林风_体育文化-河南省体育局
[3] 行走河南 看传统体育丨月山八极拳:独树一帜武林风
[4] 行走河南 看传统体育
[5] 八极拳小架(拳法类型之一)-百科
[6] 八极拳在潍县|八极拳|名家|太极|拳法|武术界|潍县-手机网易网
[7]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八极拳属于中国武术吗?
[8] 张龙八极拳
[9] 第3章 八极拳
[10] 传统武术中第一危险的古拳法,金刚八式地动山摇,招招都是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