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千金买户 万金买邻”这一典故,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详细介绍:
---
一、典故起源与核心内容
1. 历史背景
典故出自南朝梁武帝时期,记载于唐代李延寿《南史·吕僧珍传》。主人公宋季雅(或作季雅)因直言进谏被罢免南康郡守后,以1100万钱高价购入辅国将军吕僧珍隔壁的旧宅[1][2][6]。
2. 核心情节
- 吕僧珍对房价表示惊讶,宋季雅解释:“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 吕僧珍以清廉正直、家风严谨著称,宋季雅认为与贤者为邻的价值远超房产本身[1][3][6]。
3. 寓意
强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环境影响,揭示择邻的重要性——好邻居的品德熏陶远胜物质条件[1][5][8]。
---
二、文化内涵与延伸
1. 成语变体
典故衍生出多个成语,如“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千金买邻”等,均比喻好邻居的珍贵[3][4][7]。
2. 历史关联
- 与“孟母三迁”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育人的经典案例[6][9]。
- 宋代辛弃疾在《新居上梁文》中引用此典,表达对安居环境的重视[4][7]。
3. 现代启示
- 社交圈与居住环境的选择直接影响个人成长和家庭和谐[1][10]。
- 高端房产市场中的“邻居效应”亦体现类似逻辑,如业主共识对社区品质的影响[10]。
---
三、相关文献与引用
1. 原始出处
《南史·吕僧珍传》为最权威记载,后世《汉语大词典》《醒世恒言》等均有收录[3][5][7]。
2. 应用示例
- 教育领域:强调环境对儿童成长的作用[9]。
- 商业领域:房企以“邻里文化”作为营销亮点[10]。
---
参考资料来源
[1] 高价买邻
[2] 早安 | 千万买邻
[3]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汉典
[4] 百万买宅-沪江小学
[5] 买邻
[6] 闲话俗语(12):百万买房,千金买邻
[7] 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8] 含有【千万】的成语
[9]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造句
[10] 万金买邻居,2000万的高端局!
---
以上内容结合历史记载与现代解读,全面呈现了这一典故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