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是一部以北宋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故宫博物院等机构联合出品,2021年首演后成为现象级文化IP。以下是其核心内容:
一、创作背景与主题
1. 灵感来源
取材于北宋18岁天才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通过现代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的视角,穿越千年探寻画作创作历程,展现宋代美学与工匠精神[1][3][4]。
2. 文化内涵
全剧以“青绿”为意象,融合传统工艺(篆刻、织绢、制墨等)与艺术表达,传递“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强化文化自信[1][10]。
二、艺术特色
1. 结构设计
- 七篇章叙事:分为“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对应画作创作工序[1][3]。
- 时空交错:现代展卷人与古代画家希孟跨时空对话,形成诗剧独有的抒情性与戏剧张力[3][4]。
2. 舞台呈现
- 运用舞蹈、音乐、服饰等元素还原宋代美学,如“青绿腰”舞段成为标志性符号[7][10]。
- 舞美设计参考《千里江山图》的层叠山水,通过光影变化营造“画中游”意境[3][4]。
三、荣誉与社会影响
1. 奖项与认可
- 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入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1][8]。
- 被写入国务院文旅部创新成果,成为传统文化活化案例[1][10]。
2. 文化传播
- 2022年央视春晚选段引爆全网,推动“青绿美学”破圈[7][10]。
- 衍生出电影、非遗展览等形式,如湘绣版《千里江山图》延续IP生命力[10]。
四、演出信息(更新至2025年)
- 近期场次:2025年1月在国家大剧院复排上演,时长约120分钟[3][4]。
- 国际影响:计划海外巡演,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10]。
总结:《只此青绿》以创新形式复活传统文化,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对中华文明基因的当代诠释。
[参考资料]
[1] 只此青绿(舞蹈诗剧)-百科
[3] 泱泱国风·舞动经典:中国东方歌舞团《只此青绿》
[4]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清华大学
[7] 美文荐读:只此青绿(散文)
[10] 只此青绿,很美很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