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以下是关于左宗棠的全面介绍:
一、早年经历与军事崛起
1. 科举失利与归乡务农:左宗棠早年考取举人,但此后科举屡次失利,遂归乡务农,同时研习兵法和地理[1]。
2. 镇压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左宗棠组建“楚军”,率军在安徽、江西、浙江等地作战,后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成功歼灭浙江太平军[1]。
二、洋务运动与近代化贡献
1. 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和福州船政局,开中国近代轮船制造业先河,促进海军近代化[3]。
2. 工业引进西北:他在西北设立兰州机器制造局,首次将近代工业引入西北地区[3]。
三、收复新疆与塞防战略
1. 平定阿古柏叛乱:1875年,左宗棠率军西征,历时一年收复新疆,粉碎俄英分裂图谋,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3][5]。
2. 推动新疆建省:收复新疆后,他五次上奏促成新疆建省,改军府制为行省制,加强中央管理[3]。
3. 塞防与海防之争:面对李鸿章主张放弃新疆的“海防派”,左宗棠力主“海防塞防并重”,强调新疆的战略价值[9]。
四、晚年治理与遗志
1. 两江总督任内政绩:1881年任两江总督期间,他重点治理水利,疏浚淮河,修筑堤坝,改善民生[2]。
2. 临终忧国:1885年病逝前,他在遗折中呼吁发展铁路、矿务、海军,以图富强,慈禧太后追赠其为太子太傅,谥“文襄”[4][6]。
五、个人品格与历史评价
1. 清廉俭朴:左宗棠虽身居高位,但生活简朴,经手军饷超亿两却分文不贪,常捐银赈灾[3]。
2. 民族英雄:后世誉其为“中国五百年第一伟人”,其收复新疆的功绩被视为民族脊梁[5][8]。
六、身后影响
- 墓地与守墓人:左宗棠墓位于长沙雨花区,至今仍有守墓人守护,彰显后人对其的敬仰[8]。
左宗棠一生兼具军事韬略与政治远见,其收复新疆的壮举尤为后世称颂,堪称晚清挽救领土危机的关键人物。
参考资料:
[1] 左宗棠(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百科
[2] 左宗棠兴利江苏事
[3] 左宗棠:不为流俗左右的孤勇者
[4] 左宗棠去世:慈禧落泪,墓地至今有守墓人
[5] 左宗棠:中国五百年第一伟人
[6] 左宗棠病逝后,朝臣伤透脑筋,连上四个谥号,都被慈禧否决
[8] 左宗棠墓地:当年带着棺材收复新疆,四代守墓人守墓132年至今
[9] 李鸿章身上最大污点,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