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参考内容,以下是关于《康熙王朝》的全面介绍:
1. 康熙帝的基本信息
- 姓名与年号: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1662-1722年),满语意为“社会安定”,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帝王年号[1][6]。
- 在位时间: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1661-1722年),是清朝第四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2][6][7]。
2. 主要功绩与历史贡献
- 统一与边疆稳定:
- 平定“三藩之乱”(1673-1681年),巩固西南边疆[3][7]。
- 收复台湾(1683年),结束郑氏割据,将其纳入中央管辖[3][6]。
- 击败准噶尔部噶尔丹,维护西北统一[3][7]。
- 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年),遏制沙俄扩张[6]。
- 经济与文化:
- 废止“圈田令”,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促进农业恢复[3][6]。
- 编修《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推动文化发展[3][6][8]。
- 重视西方科学,学习几何、天文等,并支持绘制《皇舆全览图》[8]。
3. 统治特点与争议
- 早期统治:
- 16岁智擒权臣鳌拜,夺回朝政大权[7]。
- 设立南书房,加强中央集权[7]。
- 晚年争议:
- 九子夺嫡:因继承人问题引发皇子争斗,导致政局动荡[7][9]。
- 负面评价:
- 禁海迁界政策造成沿海百姓流离失所,被指“残暴”[5]。
- 部分学者认为其“盛世”形象被后世美化,实际统治存在严苛手段(如文字狱)[5][9]。
4. 个人生活与形象
- 家庭:子嗣多达55人,后宫嫔妃中汉人比例较高,被传“好色”[4][10]。
- 健康与寿命:晚年体弱,69岁去世(1722年),寿命短于其孙乾隆,或因勤政与私生活消耗过度[10]。
5. 历史评价
- 正面:被誉为“千古一帝”,开创康乾盛世,奠定清朝强盛基础[2][6][9]。
- 负面:部分史料揭露其统治的残酷性,如迁界令的暴行、三藩战争中的屠杀等[5][9]。
参考资料
[1] 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所使用的年号)-百科
[2] 康熙皇帝- 趣历史
[3] 中国历史常识:康熙皇帝
[4] 历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什么样的 康熙真的是千古一帝吗-趣历史网
[5] 历史上真实的康熙:穷奢极欲,骄横残暴,割地卖国-手机网易网
[6] 康熙资料- 趣历史
[7] 清朝十二帝之:康熙-手机网易网
[8] 康熙真是“科学家皇帝”吗?
[9] 《圣人的迟暮》:历史“顶流”康熙的晚年变局
[10] 康熙为何老得快?
以上内容综合了康熙帝的政治、军事、文化成就及争议,力求客观呈现其复杂的历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