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术:中国古代性科学与养生之道
房中术是中国古代关于性行为与养生相结合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体系,起源于先秦时期,盛行于汉代,与道家思想密切相关。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全面介绍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基本概念与历史渊源
房中术又称"玄素之术"、"黄赤之道"、"阴道"等,是中国古代有关男女两性性生活及其与养生延年之关系的一种学说及方法[3]。它最早出现于汉代,与道家关系极为密切[1]。《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房中家著录有180卷,到《隋书·经籍志》已载有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1]。
核心理论与内容体系
房中术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性技巧与和谐:强调"九浅一深,右三左三"等技巧,注重双方共同达到愉悦[6]
2. 养生保健:主张"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将性与气功、养生结合[1]
3. 治疗功能:包含性功能障碍治疗与受孕知识[1]
4. 禁忌规范:提出饱食醉酒后、身心劳倦时不宜行房等禁忌[5]
道家与房中术的关系
道教产生后成为传播与发展房中术的主力[3]。早期道教尤其重视房中术,将其与导引行气、服食药饵并称养生三家[3]。道家房中术主要理论依据是"采阴补阳"、"还精补脑",提倡"多交少泄"的基本方针[3]。
历史演变与争议
房中术在唐代以后渐趋没落,主要原因包括:
- 容易被误解而流于淫亵[3]
- 儒家正统道德伦理观念的扼制[3]
- 道教内部如寇谦之等反对"男女合气之术"[1]
- 全真派等出家道士主张禁欲,反对此术[1]
现代价值与科学认识
房中术的现代价值体现在:
- 性健康:关于两性性生活和谐、受孕、房事疾病防治的论述有科学依据[3]
- 养生理念:强调节欲宝精的合理内涵[3]
- 文化价值: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合阴阳》等文献具有重要研究价值[1]
但需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 "一滴精十滴血"等不科学观念[8]
- 过度夸大其养生功效[7]
- 将其简单等同于淫秽技巧[4]
经典文献记载
重要古籍对房中术的记载包括:
- 《汉书·艺文志》:"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1]
- 朱熹解释:"闺房之乐,本无邪淫;夫妻之欢,亦无妨碍"[1]
- 《老子》五十五章从婴儿观察提出养生理论[5]
- 孙思邈《千金要方》记载黄帝御女传说[7]
房中术作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化遗产,既有其历史局限性和迷信成分,也包含符合现代性科学的合理内容。正确理解房中术,应当摒弃神秘玄虚的色彩,科学认识其中关于性健康与和谐关系的智慧。
[1] 房中术(中国古代的性科学)-百科
[3] 房中术 - A+医学百科
[4] 中国邪术:房中术。节制之术沦为纵欲工具-手机网易网
[5] 房中术:用正确方法,控制好度,五大忌不犯,对人有百利而无一害
[6] 房中秘术:古为今用.古代房中术的高潮宝典(DVD)-影视
[7] 揭秘道家房中术:其内容之大胆,堪比日本A片!古人教你金枪不倒
[8] 古代性爱分八步,古代房中术的保健秘诀-手机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