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简介
文献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根据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获取文献的过程。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更多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定义与目的
文献检索是根据特定需求,从大量分散无序的文献信息中获取相关文献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源,支持学术研究、知识创新和问题解决[3][7]。
2. 检索工具与平台
- 中国知网: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的统一检索与下载服务[8]。
- Sci-Hub:集文献检索、下载与互助于一体的学术服务网站,支持免费下载国内外文献、专利、书籍等[4]。
-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提供国内外标准文献的全文获取服务,涵盖工农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5]。
-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NSL):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个性化信息服务[1]。
3. 检索方法与步骤
- 检索基础:了解文献类型、特点及检索技术,掌握常用检索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6]。
- 检索策略:根据具体问题,合理选择检索工具,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信息获取与分析[6]。
- 全文获取技巧:通过馆际互借、标准目录查询、在线订购等方式获取文献全文[5]。
4. 信息素养与课程
文献检索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以辩证式思维有效认知、查询、获取、利用和交流信息,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6][10]。
5. 检索原理
文献检索的全过程包括文献存储与检索。存储是将文献特征信息组织成检索工具或系统,检索则是利用这些工具或系统查找所需文献[7]。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3] 文献检索(根据学习需要获取文献的过程)-百科
[4] Sci-Hub文献检索 | 科学是照亮世界的火把
[5] 标准文献-图书馆
[6] 文献检索
[7] 文献检索的原理-瑞文网
[8] 中国知网
[10] 文献检索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