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在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运动。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文化大革命"被定性为"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3][6]。
一、起因与发展
1. 导火索:1965年11月的"海瑞罢官事件"成为文革的导火索[1][9]。
2. 全面发动: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文革全面发动[1][3]。
3. 主要阶段:
- 1966-1969年:红卫兵运动兴起,"打倒一切"的混乱局面形成[4][6]
- 1969-1973年:林彪集团覆灭(1971年"九一三事件")[1][3]
- 1973-1976年:与"四人帮"的斗争[1][3]
二、主要影响
1. 政治方面:党组织和国家政权受到极大削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迫害[1][10]。
2. 经济方面:正常经济秩序被严重干扰,但工业交通等领域仍取得一定成就[1][3]。
3. 文化方面: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文化遗产遭到破坏[1][6]。
三、结束与教训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标志着文革结束[1][3]。历史证明,文革"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5][10],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深刻教训。
参考来源:
[1] 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的"左"倾严重错误)-百科
[3] 百年党史百讲No.52 "文化大革命"
[4] "文化大革命"--资料中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5] 新中国峥嵘岁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开始
[6] 党史百问 | "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教训是什么?
[9] CCTV.com-篇章七 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
[10]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