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代校正医书局的详细介绍如下:
1. 机构性质与设立背景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由宋仁宗下诏设立的官方机构,专门负责校订和刊印医药典籍。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医书校正机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书出版社[3][8]。其成立背景是因宋以前医籍多靠手抄流传,讹误较多,亟需系统整理[5]。
2. 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 提举官:由枢密使韩琦、范镇等重臣担任,负责统筹工作[1][3]。
- 校正官:包括掌禹锡、林亿、高保衡、孙奇等学者和医家,共13人参与[3][10]。
- 协作人员:如天文学家苏颂曾参与校勘《嘉祐本草》,体现多学科合作[7]。
3. 校勘成果与影响
- 经典医籍:系统校订了《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要方》等11部重要医书,成为后世通行版本[3][6][10]。
- 校勘方法:采用对校、本校、他校、理校等严谨方法,并标注音义、存疑等内容,保存了古医籍原貌[10]。
- 历史意义:推动了医学知识标准化传播,宋版医书至今被视为珍本[3][9]。
4. 运作时间与后续
- 起止时间:1057年设立,1069年结束校勘,1096年完成刊刻[3]。
- 唯一性:元明清三代未再设类似机构,使其成为古代唯一官方医书出版机构[8]。
总结:校正医书局通过集中顶尖人才和资源,系统保存并传播了中医经典,对中医学发展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1] 校正医书局-百科
[3] 校正医书局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5] 宋代医书校正机构――校正医书局-药品资讯网
[6] 校正医书局-中医中药
[7] 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成立与三朝丞相韩琦相关 - 道客巴巴
[8] 世界上最早的医书出版社——校正医书局-药品资讯网
[10] 北宋校正医书局对张仲景著作校勘考述-药品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