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美食文化IP,包含纪录片、图书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下是主要内容梳理:
一、纪录片系列(央视出品)
1. 第一季(2012年)
- 7集主题:从《自然的馈赠》到《我们的田野》,通过地理环境差异展现食材获取智慧[3][6]。
- 经典案例:云南松茸、绍兴黄酒、陕北馍馍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3][6]。
2. 第二季(2014年)
- 延续人文叙事,获白玉兰奖等荣誉,如红柳枝烤羊肉的视觉呈现[3][7]。
3. 第三季(2018年)
- 融入中医哲学与儒家伦理,如"依时而变"的饮食智慧[8]。
4. 第四季(2025年)
- 新亮点:聚焦百姓烟火,如泰州烧饼、澳门红街市,展现"绝活"技艺(如淮扬刀工)[4][5][7]。
- 社会反响:微博阅读量过亿,强化文化认同[5]。
二、图书出版物
1. 《中华美食炮制方法完全指南》
- 收录700+道菜,分8大篇章(如"五味的调和"),家庭实操性强[1]。
2. 《民间经典上海菜》
- 图文详解本帮菜制作,突出实用性[2]。
3. 陈志田编著版
- 融合中医理念,倡导健康饮食[9]。
三、文化价值
- 通过美食传递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如腌货腊味中的时间哲学[3][8]。
- 国际影响:获中日韩纪录片大奖,成为文化输出标杆[3]。
参考资料:
[1] 舌尖上的中国 - 图书 - 豆瓣
[3] 舌尖上的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百科
[4] 央视剧评|《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
[5]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中国人的一日三餐
[6]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季 - 电视剧 - 豆瓣
[7] 时隔七年的《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
[8]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 (豆瓣)
[9] 舌尖上的中国-孔夫子旧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