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时节动京城》资源内容简介:
1. 诗词溯源
核心源自唐代诗人刘禹锡《赏牡丹》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该诗通过对比芍药的"妖无格"与荷花的"净少情",突显牡丹兼具妖娆、高洁、风骨与情韵的特质,被誉为"国色天香"的典范[3]。诗中"京城"存在长安与洛阳的学术争议,但都指向唐代都城牡丹盛景[3]。
2. 牡丹文化象征
作为中国国花候选,牡丹承载着:
- 历史底蕴:1500余年栽培史,唐代达到鼎盛,成为盛世象征[4][8]
- 艺术价值:故宫藏有清碧玉牡丹纹花熏、粉彩牡丹瓶等文物[2][5]
- 精神寓意:象征繁荣昌盛、幸福美满,谷雨节气的重要花信[2][5]
3. 现代文化演绎
近年形成系列品牌活动:
- 书画展览:北京东城区自2022年起持续举办四季主题展,累计展出500余幅名家作品[7][9][10]
- 少儿美育:2022年"水韵京杭"大运河绘画展吸引2万幅少儿作品[6]
- 校园景观:中国农业大学种植2400余株牡丹,形成高校特色景观[4]
4. 地域特色品种
甘肃紫斑牡丹独具特色:
- 生物特性:花瓣带紫斑,植株高达3米,寿命可达百年[8]
- 文化价值:唐代临洮陶罐已见牡丹纹样,现存野生品种[8]
- 产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的"花样事业"[8]
参考资料来源:
[1]《牡丹花赏》首都之窗
[2]《谷雨:花开时节动京城》国家文物局
[3] 刘禹锡《赏牡丹》诗词解析
[4]《花开时节动京城》中国农大
[5]《谷雨:花开时节动京城》央视
[6] 少儿公益绘展新闻
[7][9][10] 东城区书画展系列报道
[8]《紫斑牡丹小史》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