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菊石

菊石资源内容简介

一、菊石的基本信息

菊石(学名:Ammonoidea)是一类已经灭绝的海洋头足类软体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约4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因表面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1]。它们与现存的鹦鹉螺是近亲,属于头足纲动物[1]。

二、形态特征

菊石的壳体主要由碳酸钙组成,呈锥形管状,始端细小呈球形或桶形(称为胎壳)[1]。大多数菊石壳体在一个平面内旋卷,少数呈直壳或不规则形状[1]。壳面可能光滑或装饰有纹、肋、瘤、刺等结构[1]。壳壁较鹦鹉螺类为薄,壳饰复杂[1]。

三、演化历史与灭绝

菊石最早出现在志留纪晚期至泥盆纪初期[1],在中生代达到全盛时期[9],最终与恐龙一起于白垩纪晚期灭绝[1]。最新研究发现,形态复杂的菊石同时具有更高的新生和灭绝速率,在海洋缺氧事件中更容易灭绝[6]。

四、科学价值

菊石化石是重要的"标准化石",地质学家常用它们来确定地层年代[1][5]。2022年在香港发现的19厘米大型菊石化石(距今1.9亿年)和2.5亿年前的生物痕迹化石,为研究史前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资料[4]。2025年在贵州关岭发现的新菊石属种"关岭关岭菊石",丰富了我国南方晚三叠世的菊石多样性[10]。

五、文化意义

在不同文化中,菊石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 古埃及人认为菊石是阿蒙神的羊角,这也是其学名Ammonoidea的来源[7]
- 古代英格兰人视菊石为石化蛇,称其为"蛇石"[7]
- 在中国,因其花纹似菊花而得名"菊石"[7]

六、相关影视作品

2025年上映的电影《菊石》讲述了19世纪20年代英国女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的故事,由凯特·温丝莱特主演[3]。该片展现了早期女性科学家的生活与工作。

七、保护现状

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菊石化石属于受保护对象,出境需申报并获得批准[5]。2022年杭州海关曾查获一起非法邮寄478.5克菊石化石出境的案件[5]。

八、游戏中的形象

在游戏《方舟:生存进化》的模组中,菊石被设计为可驯服的海洋生物,有普通、畸变、X和幽灵四种版本,生存于三叠纪至白垩纪,食性为肉食[2]。

参考资料:
[1] 菊石化石(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百科
[2] 方舟生存进化模组生物介绍——菊石(No Untameables) - 哔哩哔哩
[3] 菊石 (豆瓣)-豆瓣电影
[4] 香港发现大型菊石化石及痕迹化石 可追溯至2.5亿年前
[5] 邮包藏"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6] 科研人员发现复杂形态促进菊石新生和灭绝速率
[7] 博物循声No.19|菊石-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8] 河源菊石动物群破密……
[9] 菊石的意思是什么_读音拼音如何_怎么解释 - 汉辞网
[10] 贵州关岭发现新菊石类属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最新搜索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哪吒搜索 » 菊石

相关推荐

    暂无内容!

评论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