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全面解析
一、行测基本概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或行测)是国家机关单位选拔公务员职业必考的一门课程[10]。作为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关,行测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2][8]。
二、考试内容与题型分布
1. 五大核心模块
行测考试内容涵盖以下五大模块[4][8]:
1.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题型[2][8]。
2. 数量关系: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2][8]。
3. 判断推理: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2][8]。
4. 资料分析: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2][8]。
5.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2][8]。
2. 2026年国考题型题量分布
根据最新信息,2026年国考行测题型题量分布如下[4]:
- 省级综合管理类:总题量135题
- 政治理论:20题
- 常识判断:15题
- 言语理解与表达:30题
- 数量关系:15题
- 判断推理(含图形推理10题、定义判断10题、类比推理5题、逻辑判断10题):35题
- 资料分析:20题
- 市(地)级以下/行政执法类:总题量130题
- 政治理论:20题
- 常识判断:15题
- 言语理解与表达:30题
- 数量关系:10题
- 判断推理(含图形推理10题、定义判断10题、类比推理5题、逻辑判断10题):35题
- 资料分析:20题
三、考试特点与答题技巧
1. 客观性试题:全部为四选一的客观题,共135-140道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1][8]。
2. 难度分布规律:
- 难题的答案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常在D
- 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
- 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1]
3. 备考建议:
- 针对不同模块进行专项训练
- 掌握解题技巧和策略
- 加强基础知识掌握
- 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9]
四、行测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地位
行测是公务员考试"笔试-面试"环节中的第一关,与申论共同构成公务员考试的两大笔试科目[3][7]。通过行测后,考生还需参加申论考试和面试环节[3][5][7]。行测成绩直接影响考生能否进入后续考试环节,因此在公务员考试备考中占据重要地位。
[1] 行测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目)-百科
[2] 行测是什么_公务员考试网-华图教育
[3] 国家公务员考哪几部分知识_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
[4] 2026国考行测考试内容是什么?题型题量怎么分布-中公教育网
[5] 公务员专业知识考什么_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
[7] 公务员考几门_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
[8]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什么内容_公务员考试网-华图教育
[9] 公务员考哪些科目_公务员考试-华图教育
[10] 行政职业能力(选拔公务员职业考核的课程之一)-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