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简介
遗产,通常指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遗留下来的、由人类创造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物质遗存的总称。以下是关于遗产的详细介绍:
1. 定义与特征
- 文物: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包括可移动文物(如书画、陶瓷、青铜器等)和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古遗址等)[1][8]。
- 历史遗产:历史遗产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不仅涵盖文物,还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内容,如民间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8]。
2. 中国的世界遗产
- 长城: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总长度2万多公里,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9][10]。
-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展示了千年的佛教艺术,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6]。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位于陕西西安,是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3][6]。
- 布达拉宫历史群建筑:位于西藏拉萨,是藏传佛教的神圣殿堂,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6]。
3. 遗产的分类与价值
-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群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7]。
-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是世代相传、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8]。
4. 保护与传承
- 法律法规:中国《文物保护法》对文物进行保护,其他文本和口语中常用“文化遗产”称谓[1]。
- 国际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佛罗伦萨协定》等公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1]。
参考资料
[1] 文物(历史文化遗产)-百科
[2] 国际古迹遗址日 | 中国这56项世界遗产,看看你的家乡有几个?
[3] 中国十大世界文化遗产-手机网易网
[6] 中国57处世界遗产大揭秘!上期。-手机网易网
[7] 中国的历史遗产有哪些-法律知识|华律网
[8] 什么是文物和历史遗产-法律知识|华律网
[9] 古都北京的七处世界文化遗产,一定要去看看!
[10] 文脉弦歌丨“保护好、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