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华作文课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附中名师黄荣华创立的特色作文教学体系,其核心在于通过"生命体验"与"文化贯穿"相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突破应试写作框架,实现真实表达。以下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特色:
一、教学理念
1. 生命体验教育观
黄荣华认为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进行文化约束的同时唤醒其生命力"[1][9],强调写作应回归个体真实感受,反对套用"高大上"的模板化表达。他常以"当天日期"(如《九月四日这天》)为题[1][3],迫使学生观察平凡生活中的细节,发现被忽略的生命意义。
2. 过程化写作训练
课程注重写作过程的完整记录,从高一入学起便系统训练。例如:
- 首次作文要求即时记录当天的真实见闻[1][9]
- 通过持续反馈帮助学生突破"假大空"的文风
- 建立"实践→总结→再实践"的循环提升机制[9]
二、教学特色
1. 反套路化命题
采用看似"无意义"的题目(如《12月10日这一天》)[3],打破学生依赖预设素材的习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黄荣华指出,即便是名校学生,仅1-2%能真正写出有生命力的文章[3]。
2. 文化思辨培养
在高考作文指导中,他强调:
- 区分"认可度"与"真实度"的辩证关系[2]
- 针对材料作文提出"四步审题法"(梳理信息→分析逻辑→关联现实→确立观点)[6]
- 主编《高考作文准备黄荣华卷》系统解析真题[4][5][7]
三、教学成果
- 出版专著《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穿行在汉字中》等,形成"文化语文"教学体系[1][9]
- 主编"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被多校图书馆收录[1]
- 其"一次作文一次生命"的理念被广泛引用,影响新一代作文教学方向[8]
参考资料
[1] 黄荣华的《关注作文教学的"过程化结果"》-金锄头文库
[2] 上海高考作文评点|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
[3] 用看似"无意义"之题冲击学生套题习惯思路-道客巴巴
[6] 谈谈给材料作文议论文写作的三个问题-道客巴巴
[9] 黄荣华的《关注作文教学的"过程化结果"》-道客巴巴